表參道石階
從山下的石鳥居開始數起共有1,159個石階,1,159這個數字用日文的雙關語解釋,也可以說是「一階一階辛苦了」。在靜岡鐵道日本平纜車開通(1957年)之前,此石階是唯一的參拜道路。
一門
從山下爬上來第909階的門。從一門看出去,整個駿河灣、甚是遠到伊豆半島、御前崎皆可一眼望盡。屋頂為日本傳統的「左右切妻式之銅板屋頂」。原本為城門,但被1884年的巨大暴風襲擊,而後改成平房的樣式。
門衛所
江戶時代,參拜久能山東照宮是有所限制的。當時由8位警察-與力(江戶幕府警長職稱)早晚交替擔任本門衛所,監視參拜者出入的行動。此類建築在全國可以說是相當稀少。本門衛所於1891年4月改建至今。
樓門(重要文化財)
穿越此樓門,代表開始進入了參拜東照宮的領域。二樓部分吊掛的匾額「東照大權現」是後水尾天皇宸筆(親筆題字),又稱「勅額御門」。中央有「獏」之雕刻。古代傳說獏是以銅‧鐵等兵器為食物,故引用為和平的象徵。
神廄(重要文化財)
此馬廄飼養著家康公的愛馬,當時的有名工匠-左甚五郎便雕刻了這個雕像進貢到這個馬廄中。(馬的眼球使用當時極其貴重的玻璃製作)。據說家康公的愛馬被埋葬在神廟後石垣的南側。
鼓樓(重要文化財)
創建以來,都是以擺置吊鐘為主的建築物。在明治時期神佛分離令的影響下,而將吊鐘改成日式大鼓。就成為現在的「鼓樓」。其中的大鼓據說是在1873年的前幕府家臣-小島勝直氏把江戶城原有的大鼓供俸至久能山東照宮。
五重塔遺跡
三代將軍-家光公的命令下令設置高約30公尺的五重塔,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可惜受到神佛分離令的影響,於明治6年拆除,現存基石。把五重塔的中央基石往前移,並把駿府城內的鐵蘇移種至此。
神樂殿(重要文化財)
雖然稱之神樂殿(日本神道祭祀時表演的地方),但是在此並不進行神樂。據說是武家供奉的繪馬展示之處。
神庫(重要文化財)
與奈良的正倉院同為校倉式建築物。東照宮博物館建築之前,據說供奉到東照宮的供品都放置在此。
日枝神社(重要文化財)
主神是大山咋神。原本是安置藥師如來佛像的藥師堂,後因神佛分離令,把佛像於1870年12月遷往大正寺。改尊樓門內東側之山王神,並改名日枝神社。
社殿(國寶)
祭祀德川家康公的神社。社殿的樣式是把本殿和拜殿之間用石間連結,此建築法稱之「權現造」。集結了當代最高的建築技術及藝術。神社建築樣式「權現造」是由久能山東照宮確立,日光東照宮等全國眾多的東照宮皆是以久能山東照宮為模範來建築的。
廟所參道(重要文化財)
從廟門到神廟之間連接的參道。左右兩側是曾經伺奉家康公的武將們捐獻的石燈籠。飄盪著一縷嚴肅的氣氛。
神廟(重要文化財)
埋葬德川家康遺骸所搭建的神廟。當初是建造一座較小的祠堂,之後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公下令建造高5.5公尺,圓周8公尺的石塔,保留至今。根據家康公的遺言,是朝西方建造的。